第28节(2 / 2)

农门青云路 梅无阙 1817 字 9天前

如今看来,他至少成功了三分之二。

翌日,冬青和翠枝忙着打包点心,瑾瑜把自己抄好的四书与诗经包上。

准备拿去墨染阁,换取五经里他没有的那几本。

陈君然借给他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四书,再加上五经中的诗经,他目前还差了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瑾瑜花三月有余的时间,将四书背了个滚瓜烂熟,意思理解透彻,准备开始着手学习五经。

童生试每年二月举行县试,而院试三年两考,瑾瑜想赶着下次院试之前取得考取生员的资格。

虽然还有十来个月的时间,他的记性也不差,但瑾瑜心里的底气不是特别足。

因为到时候,满打满算他也只学了一年有余,而看古人动辄寒窗十年,心里不免忐忑。

不过如今也没什么退路,好歹他现在有的是力气,养活妻儿老小不成问题。

而且年岁不过二十出头,试一次不中,还有机会再试一次。

只盼着这几本手抄本,能换得他缺了的那几本书。

每次瑾瑜跟着去出摊,翠枝心里都松一口气,也不知道为什么。

到集市上,照旧翠枝先行守着摊子,瑾瑜与冬青去布巷一趟。

不过这次没有去金线坊,冬青上次接的活还没有绣完,用不上去交活。

赵德看到瑾瑜二人如期而至,脸上笑起了一堆褶子,“来看看这布料,是不是您要的样子?”

瑾瑜走过去,赵德从柜台上牵起一匹布料,“照您说的,网格状,间距一致,软硬适中。”

瑾瑜接在手里摸了摸,这应该是用麻织造的,确实是网格状,间距也几乎一致,就是少数地方有些乱线交缠。

而且颜色不是纯白,带着微微的黄,是米白色。

第35章 信任

不过算不上是特别黄,只要不跟纯白布料放在一起,基本不用在意这一些些的黄。

瑾瑜沉思片刻,道:“可以,不知道进了几匹这种布料?”

赵德示意伙计,伙计从柜台下面又搬出一匹,“因客官您没见着,怕不合您心意,这次只拿了两匹。”

“那两匹我们都要了,多少钱一匹?”

赵德拿着算盘拨了几下,一行说,“这布料八文钱一尺,一匹有四丈长,两匹就是八十尺,拢共就是……六钱又四十个铜板,从押金里扣。”

“嗯,将丝线棉线各色给我拿上一绺,这两匹应该能用上一些时日,押金暂时不取走,待我用完再来告知东家进货。”

瑾瑜决定先拿这两匹回去试试,能成再做二说。

赵德稍一思索便应下,将两匹布和一大把线包给瑾瑜,“加上绣线,一共八百五十七文,七文零头给你抹了,八钱半。”

看着赵德在契约上记清楚,瑾瑜和冬青便拿上布匹绣线,离开布巷,去了墨染阁。

墨染阁的东家,同意瑾瑜用四书加诗经换取尚书、礼记、易经与春秋。

瑾瑜又选取了各色染料与几沓大张的草纸。

草纸拿回去抄写五经之四做注解,顺便还能做个纸板。

他留在家里的四书与诗经,就是用这种草纸,整齐的抄写,逐一做了注解,按顺序叠起来,再用冬青的针线缝合在一起。

虽然看上去不如订本书好看,但却经济实用。

翠枝看到瑾瑜二人买的布料,心思动了动没有说话。

冬青两夫妇总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好些观念她无法理解,但二人对这个家挺好,她也就懒得过问。

傍晚收摊回到家里,王氏在灶屋忙着做饭,大狗和李老汉去山里砍柴去了。

翠枝搭手做饭,瑾瑜与冬青回了屋里。

拿出丝线与布料,平铺在桌上。

冬青好奇道:“这下要如何?”

“先裁剪,按照刘大娘要求的大小,六尺高低。”

瑾瑜去找卖烧饼的刘大娘问过,刘大娘想要个四扇围屏。

屏风要双面都有花色,绣娘和木工价格很高,这个大小的四扇围屏做下来,至少近二十两银子。

看到冬青新奇的绣法,便忍不住想自己来绣,想来能省不少钱。

听说瑾瑜能给她画,刘大娘按屋子的大小给瑾瑜说了尺寸,花色她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

瑾瑜提议,既然四扇围屏,那便可以绣上梅兰竹菊四君子,宁静且高雅。

刘大娘听瑾瑜说得头头是道,一拍大腿就定了下来。

而瑾瑜是为了作画简单,才给刘大娘推荐的四君子。

瑾瑜裁剪了布料,端详半晌,在脑内勾勒预想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