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1 / 2)

农门青云路 梅无阙 2261 字 8天前

瑾瑜以往的对手,华元帝同样欲除之而后快,有人帮忙拔除心头刺,华元帝当然会求之不得。

所以瑾瑜选择直接向华元帝进策,华元帝一般都会全力支持瑾瑜的计策实施。

但现在瑾瑜要对付沈家,再想借华元帝的力量,只怕不是那么容易。

至少不能像以前一样行事,直接跑去跟华元帝说“嘿!我们让沈家破产吧!”。

华元帝当然不可能就这样听话的跟瑾瑜一起对付沈家,而且,瑾瑜好不容易在华元帝心中建立起来的形象也会毁于一旦。

听闻冬青的顾虑,瑾瑜咧嘴笑道:“皇权,不仅仅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还是一种无形的制约。”

“当今的圣上固然是皇权的代言人,但皇帝只是皇权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个皇权,一国之君也是在皇权的笼罩之下,才能是一国之君。”

“这次,我们要利用的,是整个皇权,不是华元帝一人。”

冬青不是榆木脑袋,经瑾瑜这般一说,隐隐好像抓住了什么,却理不出个头绪。

瑾瑜又道:“你的思路是对的,从外部很难攻击沈家,内部同样不容易,但是,必要时栽赃陷害这种事也不是做不得。”

“总而言之,大概流程就是我们借四皇子的手,让沈家背上藐视皇权的罪名,这一顶大帽子扣实在了,华元帝想要确保皇权的权威,就必须给沈家治罪。”

“哪怕沈家在圣上眼中是一大块味美的五花肉,多么的舍不得丢弃,如此一来都必须舍掉。”

冬青恍然大悟,道:“这招当真不错!按照当今圣上对江山社稷的看重,只要扣稳了藐视皇权的帽子,沈家肯定会从皇商位置上下来,对圣上没了作用,也就不敢明目张胆威胁你我。”

皇权之所以至高无上,是因为保持了绝对的皇威,触犯者死。

若是有人背上藐视皇权的罪名却没有被严惩,皇威便会大打折扣,以后谁还会惧怕皇室?

想着,冬青心中雀跃,问道:“那我们要如何让沈家触动圣怒?”

瑾瑜赧然,道:“我目前只想到这一步,对具体的计划还没有头绪,正试图找到切入口,找到后咱们就把计策献给四皇子,具体事宜让四皇子安排。”

“有了四皇子牵制沈家,沈家肯定焦头烂额,不会再有闲工夫来管我们。”

冬青默默扶额,顿了顿才道:“我以为你已经有了确切计划,才说让四皇子一党去做,否则你手中的人脉差不多够自己运作,再不济还能用宁肇的册子要挟几个名单上的人办事,完全没必要拉上四皇子。”

瑾瑜摇头,道:“如今圣上年迈,朝中风雨欲来,还不到露底的时候,宁肇的册子上也就寥寥几人是晋安官,虽然官职不算太低,在关键时候应该能发挥作用。”

“现在只是对付沈家,明显算不上关键时候,四皇子对付沈家在情理之中,也有足够的人手去实施,不用白不用。”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没人注意到我们,我们继续闷声发大财就好。”

冬青道:“这个道理我懂,我担心的不是这个,你给四皇子献策对付沈家,是不是就等于站队四皇子一党,万一最后四皇子没能坐上龙椅,他的党羽不会有好下场。”

“大皇子是正统嫡出长子,外祖父是当朝首辅徐千章,徐阁老的影响力不一般,就算四皇子很有才干,却不一定斗得过大皇子,更别说还有六皇子与七皇子在一旁虎视眈眈。”

“而且,徐阁老一直对你还算不错,你站到他的对立面只怕不妥。”

瑾瑜摊手,道:“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船到桥头自然直,先把沈家拉下来,然后再来想这些事,不过是献一条计策而已,不能代表我的全部观点。”

说罢,好笑道:“我都还没想出计策来呢,操心这么多有什么用?及时行乐才是上策。”

瞬间浓眉上挑,满脸坏笑,一把将冬青扑倒在绣榻上,上下其手。

“大白天的,也不嫌害臊!”

冬青试图摁住身上胡来的大手,奈何体力悬殊有心无力。

“哈哈哈,不害臊,我脸皮厚着呢,不信你试试。”

“不要脸!”

“对着自家夫人,要脸作甚?”

冬青面红耳赤,两人正交缠榻上,门外响起寻春的声音。

“老爷,郡主,晚膳已经备好,大夫人大老爷他们等着老爷和郡主过去一起用膳呢。”

寻春站在门口,寻思她好像听到些什么奇怪的声音,但此时屋里又寂静无声。

等了片刻,正想再次通报,才听到里面传出瑾瑜的声音。

“来了。”

瑾瑜只得从冬青身上起来,整理凌乱的衣衫,“好可惜啊……咱们吃完饭回来再做计较。”

冬青不仅要整理被瑾瑜扯乱的衣裳,还要梳理发髻,不由得狠狠剜了瑾瑜一眼。

夫妻二人整理仪容,来到饭厅,村长和大狗翠枝李老汉等人已经落座,就差他们两人。

冬青白皙的脸上还余有潮红,翠枝大有深意看了冬青一眼,揶揄道:“咱们家现在事多,冬青和瑾瑜是忙得不可开交啊!”

“嫂子……”冬青脸好像更红了些。

看冬青害羞。翠枝笑得没鼻子没眼,“好啦,快来吃饭,吃完才有精力忙事情。”

瑾瑜立刻接茬,道:“嫂子说的极是!”

拉了冬青坐在上首,吩咐开饭。

秋霜站在后方,看着自家老爷把她的活干了,她都不用给夫人布菜。

当李家的丫鬟真好,主子都很和善,也没有勾心斗角,赏赐还挺大方。

饭后,村长对大伙道:“我在晋安闲逛了两个来月,差不多该回去了,我们明天就回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