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2 / 2)

葬明 寒风拂剑 5620 字 21天前

于是王承平也不敢怠慢,当即便下令吹撤退号,并且鸣金收兵,令出关的兵将立即撤回关内。

而此时正在关外杀的兴奋的大中军骑兵们,突然之间听到了背后传来的这阵急促的撤退号声以及急促的鸣金声,都有点不高兴,甚至于可以说是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这是难得的击溃这支建奴大军的机会,想想他们一四千不到的三个营的骑兵,一举便摧垮建奴数万大军,这可是天大的功劳,现如今他们眼看便要成功,可是背后的王承平却突然间下令他们撤退,这一点让这些出关逆战的骑兵将士们都有些不理解,甚至是生出了满肚子的牢骚。

但是大中军的军令森严,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这绝对是一条铁律,不容任何人触碰的高压线,以前的时候,便出现过临战有的军将杀上了性子,不听号令继续自行其是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肖天健是绝不手软的,哪怕是不听号令的军官领兵打了胜仗回来,也绝不记他们的军功,甚至还要给予违抗军令军官极其严厉的处分,撤职都是轻的,直接除去他们军籍收押就已经算是便宜了!

虽说肖天健也知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也往往充分的给手下放权,以免因为后方的主帅不清楚战场的情况瞎指挥,了解情况的主将却只能听命,最终导致战场的失利,但是他这种放权,仅仅是放权给直接控制战场的主将,却并不放权给接受指挥的军官,下面执行命令的军官,是必须要服从听命于直接控制战场的主将的,这一点是分的十分清楚,所以刑天军这些年来,作战出差错很少,主将是有着充分的自主权的,这也是刑天军诸部屡战屡胜的原因之一。

所以这会儿听到撤退命令的骑兵将士们,虽然不明白背后指挥的王承平为何在这个时候要下令收兵后撤,可是他们却不敢在战场上违抗军令,一个个只得拉住了马缰,一个个带着满肚子的不满,拨转了马头,在各自军官的统御之下,开始朝着来路上撤退了回去。

多尔衮这会儿心情很是激动,一方面是怒气冲天,为这一天的败仗感到愤懑,一方面却又在暗自高兴,眼看着左右两白旗的兵将正在兜过去,刑天贼的骑兵眼看着便要落在他的圈套之中,他正待下令溃退的建奴军立即就地布防,拼死堵住这支刑天贼的骑兵,令两翼开始包抄截住他们的退路,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对方关城方向却传出了鸣金之声。

随即这支刑天贼的骑兵,便如臂使指一般,集体拉住了马缰,开始拨转马头,朝着关城方向撤去,根本没有在乎他们眼前这几万溃败的建奴军,好像这几万建奴大军根本就不是什么肥肉一般,弃之如同敝履,便开始撤兵。

气的多尔衮差点没从马鞍上一头栽下战马,大叫到:“传令阿济格和多铎,令其立即追上去!不能轻易让这支刑天贼安然撤回关内!传令炮手发炮击敌,总之不能让他们这么走了!”

第三十六章 铩羽

刚才大中军骑兵杀出关的时候,迅速的和建奴军绞缠在了一起,建奴军大溃之后,这些大中军骑兵也始终追杀在建奴军背后,所以虽说建奴的大炮不少,却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发炮轰击这些大中军骑兵,一些前出到关下的炮手,眼看着大中军骑兵呼啸而至,被杀的不得不丢了他们的火炮,掉头逃走,结果还被大中军的骑兵炸掉了一批大炮,眼看着如果大中军还不收兵的话,后面陈布的那些重炮也要被大中军骑兵杀到面前了,这些炮手们无不惊慌异常,只想赶紧撒丫子逃了拉倒。

现如今大中军骑兵一停止追击,开始后撤,便立即和他们己方的溃兵拉开了距离,于是这些建奴炮手们这才得到了一次开火的机会,随即多尔衮又传令他们,令他们发炮轰杀这些大中军骑兵,于是这些汉军炮手不敢怠慢,赶忙便七手八脚的调整大炮,瞄准后撤的大中军骑兵,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炮轰击了起来。

一颗颗炮弹很快便呼啸着飞入到了战场之中,在关外战场上掀起了一团团的土石,各种炮弹更是蹦跳着朝前疾飞,沿途所过之处只要有人马阻路,当即便被这些炮弹撕碎,一些大中军骑兵立即便被打翻在了战场上,凡是沾住炮弹的,不死也残。

好在骑兵距离建奴群炮有些距离,而且建奴用的皆为实心弹,少有使用散弹的,而且骑兵冲阵,队形也远没有步兵那样的密集,骑兵相互之间要留下一定的距离,以免发生自相冲撞,故此虽然在建奴军的炮击之下,这些正在撤退的大中军骑兵付出了一些伤亡代价,可是整体上伤亡数量却并不算太多,军官们在遭到炮击之后,立即催动战马,大吼着令手下的骑兵们散开避炮,一边加速开始朝着关门方向驰去。

这个时代建奴一方的大炮虽然也射程威力客观,采用的也是新式的红夷大炮的铸造方法,但是在操作方面,却远不如刑天军火炮那种比较完备的操作系统方便,想要直瞄准确的轰击高速移动的点状目标,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别说他们,即便是操作方面要远胜过他们许多的大中军的大炮,想要干这个也根本不可能,所以虽然轰轰隆隆建奴的炮手们打的热闹,战场上到处都腾起着一团团的尘烟,可是大面积的杀伤大中军骑兵的情况却并没有发生。

这种情况下大中军骑兵都有死的觉悟,即便是看到个别袍泽中炮落马,也不能施以援手,在没有完全掌握战场控制权的时候,救助伤亡的兵卒,无疑使一种愚蠢的做法,这一点在每个人心中都很是明了。

个别中炮受重伤摔倒在战场上的兵将,一边惨叫着,一边破口大骂,许多人都立即自己动手,了结了自己的性命,而一些战马被打翻的兵卒,则立即爬起来朝前猛跑,旁边经过的骑兵往往都会施以援手,拉他们上马,一起后撤,整个骑兵们撤退的速度非常迅速,如此一来也减少了伤亡。

而阿济格和多铎各自率领着一批建奴骑兵,正在两翼包抄,当看到大中军突然间鸣金后撤,于是他们个个都破口大骂了起来,眼看着到嘴的肥肉就这么要从眼皮下面溜走,他们如何甘心,不待多尔衮的命令传下来,他们便纷纷开始催动兵马,加速朝着后撤的大中军骑兵们追了过去。

两路建奴骑兵迅速的出现在了这些大中军骑兵的左右后侧位置,呼啸着朝他们追来,这让那些大中军骑兵将士们顿时明白了王承平为何突然间令他们放弃追杀建奴溃兵撤回关内了,原来建奴并未真就全军崩溃,而是使了诡计,想要吃掉他们这些兵马,于是他们的满腹牢骚顿时便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诸营兵将立即快马加鞭开始后撤。

也正是王承平的决定,使得形势立即转危为安,这些出关骑兵,抢先了一步后撤,根本没有给建奴军留充足堵截他们的机会,虽然阿济格和多铎也算是卖了全力,率部拼命的追击,但是也仅仅是咬住了这些大中军骑兵的尾巴,斩杀了少量战马力尽而未能及时撤回关内的兵将,未能将这三四千骑兵留在关外。

反倒是阿济格和多铎率兵追的太紧,一路一支撵到了关下,结果这两旗建奴骑兵,进入到了城墙上守军的炮火有效射程之内。

在王承平的要求之下,城上的守军很乐意这会儿再给建奴一个厉害瞧瞧,于是城上的那些明军炮手们,一个个精心调整了炮口,就在王承平的一声令下,一起点火发炮,结果百炮齐鸣之下,一个覆盖过去,反倒是追杀大中骑兵的那些建奴骑兵,顿时被轰的人仰马翻,折损的兵马,比他们斩杀的大中骑兵还要多不少。

阿济格和多铎这才悻悻的下令收兵,说是收兵回营,其实这只是好听的说法,对于建奴军来说,完全就是铩羽而归,不得不夹着尾巴灰溜溜的撤离了关下,回到了建奴关外的大营之中。

这一天激战下来,多尔衮可以说是标准的铩羽而归,派出诸军轮番强攻关城,但是却可以说是寸功未建,反倒是损兵折将,粗略盘点一下,今日一天下来,他们建奴一方便死了近两千人之多,伤者更是两倍于此,这些伤者估摸着还要再死一半以上,这一天下来,等于他麾下兵将便死了四千人左右,整个山海关下面,他们建奴军的尸体遍地都是,直到天黑下来的时候,还能听到战场上没死透的建奴军的惨嚎之声,如同夜枭一般的令人毛骨悚然。

更让他愤懑的是因为他的轻敌,没有预料到大中军会赶来这么快,并且投入到战场之中,还给他来了一个出关逆袭,结果造成他麾下汉军旗和蒙古八旗几乎全部崩溃,而他却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大中军的骑兵们好一通屠杀之后,耀武扬威的安然撤了回去,这无疑对他们建奴军一方打击非常大,使得他麾下的建奴军一时间士气大跌,估摸着没有两天的调整,是无法再发动对山海关的进攻了。

分析一下眼下的情况,多尔衮可以完全确定,山海关总兵吴襄和守军已经尽数投靠了刑天贼,而且刑天贼眼下也已兵至了山海关,那么下一步他攻打山海关,无疑便要面对大中军和明军的联合对抗了,而且大中军的加入,也使得本来兵力薄弱的山海关明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使得防线变得更加稳固了,他再想轻取山海关,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于是多尔衮下令三军后撤重新扎营休整,收殓这一天激战下来阵亡兵将的尸体,同时救治伤兵,重振士气,准备再战,同时下令汉军旗的跟役开始就地打造重型的攻城器具,为下一步攻城做准备。

另外多尔衮派人朝后面的皇太极亲率的大军送回消息,一边自陈有罪,一边将山海关的情况告知皇太极,请皇太极定夺下一步的方略。

总之这一战下来,建奴一方在山海关一带,可以说是撞得头破血流,嚣张气焰顿时被打压下去了不少。

而山海关关墙内部,在入夜之后,却是一片欢腾之声,吴襄亲自带着家丁和部将们,携带了一些酒肉来到了西罗城向王承平以及此次先期赶来应援的大中军将士祝捷。

王承平谢过了吴襄的好意,收下了吴襄所赠的肉食,但是却婉拒了他所赠的那些酒水,告知吴襄,大中军有军法规定,阵前军中不得饮酒,即便是饮酒也只能是大战之后奏捷方能喝酒,这一点吴襄颇为佩服,因为军中禁止酗酒,历朝历代军中都有规定,但是真正执行的却少之又少,特别是军官一级更是视此规为无物,许多军将都喜欢在军中喝酒,但是唯有大中军,对这条军纪彻底执行了下去,连王承平这个大中军左路军副帅,也不敢违纪,可见大中军军纪是何等森严,为将者能执行军纪,那么还担心兵卒们不遵守军纪吗?所以大中军善战,恐怕不是简单的事情。

所以吴襄也不以为意,下令撤去了酒水,以茶代酒向王承平等大中军将士祝捷,今天一战下来,他们这些明军兵将们也都见识到了大中军的骁勇善战,无不对这些大中军兵将们钦佩不已,这些本来互为敌手的明军兵将们,经过这一次联手血战下来之后,相互之间也完全没有了敌意,在关城之上,双方勾肩搭背言谈甚欢。

王承平告知吴襄,左路军后续人马晚上肯定也能到达这里,请吴襄完全可以放心,而且他们已经得到消息,现在中路军以及部分右路军的人马,共三万余人,也已抵达了武清,最慢七天时间之内便能抵达抚宁,而大中皇帝肖天健亲领右路三万精兵,以及无数辎重漕船,也正在顺大运河北上,短期之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也将要兵至山海关,请吴襄可以放心,有他们在,山海关可保无忧。

第三十七章 划分守地

吴襄听罢之后,果真很是欣慰,这一下他的心可以放到肚子里面了,大明他是指望不上了,现如今只能指望大中了,而大中军在大中皇帝肖天健的统帅之下,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山海关一带,可见他们对建奴的重视,只要他们大中军能来,那么一大中军的实力,还真就不怵这些建奴大军,他也看出来了,大中军的兵力是实打实的,有一个算一个,辅兵很少,基本上都是可披甲上阵的精兵,虽然明面上兵力弱于建奴一方,但是单从战兵的实力来说,他们如果全军开拔到这里的话,只比建奴要强,而且他看得出,大中军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比起建奴那边更要团结,可谓是上下一心,军令一出如山倒,大中兵将无不悍勇上阵,所以这一战前景对他来说,是非常光明的。

所以吴襄连连称谢,表示他非常放心,现如今御守山海关,他就要摆脱大中军了,说话间便有人传来消息,说大中左路军元帅阎重喜以及监军卢象升已经率领余部,过了石河,即刻便可抵达山海关。

于是吴襄和王承平都对部下稍作安排之后,便立即出营连夜迎向了阎重喜和卢象升前来的方向,并且很快便在关下接住了阎重喜和卢象升。

吴襄对大中军的行军速度可以说是没话说的,昨日他们还在抚宁卫驻扎,今天仅仅一天时间,便长驱百余里,全军赶至山海关,可见的这大中军号称铁腿,还真不是吹的,而且他们这次前来,并非是轻装前来,而是包括军中所有辎重以及重炮车辆,全部都随军赶到了这里,是拥有着完善而且全面的战斗力的,这一点却不是一般军队可以办到的,基本上步兵和辎重的行进速度,已经赶上了大明军队骑兵的行军速度,吴襄不能不表示叹服。

阎重喜和卢象升也得知了吴襄亲自出迎,于是立即便客气的迎住了吴襄,双方自然少不了寒暄一番,但是眼下毕竟是军情紧急,他们倒也没有太多废话,马上便将话头扯到了当下换防的事情上。

按照冯卫汉给吴襄出的主意,吴襄并未公开宣布投降大中军一方,而是以不敌大中军的名义,弃守了部分山海关一带的关城,被大中军夺取!

所以今日之战下来,吴襄一边犒劳驰援的大中军兵马,一边便派出了信使,朝着京师赶去,告知大明朝廷,说他在山海关遭遇到了建奴大军和刑天贼军的夹击,使得他腹背受敌,力战之下,不敌刑天贼军,部分山海关关口和城墙被刑天贼夺占了去,但是他还率兵控制着山海关主城,继续对建奴军和刑天贼两军进行抵抗,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他要死守山海关,不管是谁,他都不会投降,总之他会向大明朝廷尽忠,请明思宗朱由检放心。

这些话都是明面上的东西,至于朱由检信不信,那就都由着他了,即便是有锦衣卫缉事告密,但是吴襄和麾下的明军并未改旗易帜,打的还是大明的旗号,这也是一场打不完的嘴官司罢了,朱由检也不敢就轻信锦衣卫缉事的话,就逮杀了在京师里面的吴襄全家,最多也就是加强监视他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