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2 / 2)

葬明 寒风拂剑 4625 字 21天前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皇太极这个家伙,自几年前便病怏怏的,愣是坚持到了这个时候,而没有像历史上的那样,在这一年的八月间就突然嗝屁。

不过到了十月间的时候,皇太极这个家伙,终于还是走完了他既辉煌又可悲的一生,在四面楚歌之中,于十月初十晚上,驾崩在了盛京的清宫之中。

这半年来,面临着大中军的进攻,多尔衮和皇太极都临时放弃了争权的内斗,集中力量阻止大中军对他们建奴的攻伐之战。

可是在连连失利面前,进入十月的时候,皇太极还是感觉到了他已经撑不下去了,因为豪格在崇祯十四年入关之后兵败失踪,已经不可能继位,于是在他死之前,下旨传位给了活着的长子,也就是他的四儿子爱新觉罗叶布舒,让他继承皇位,继续统治他所谓的大清国。

历史彻底的改变了轨迹,因为各种巨变,导致了顺治皇帝没有能继承皇位,历史上也再也不可能出现顺治这个皇帝了。

而皇太极四子叶布舒在皇太极暴毙之后,在盛京继位登基称皇,当日改元为顺德,成了建奴第二位皇帝,史称顺德皇帝。

多尔衮因为连战连败,逃回到了辽阳一带,不敢入盛京面圣,所以也没敢参与皇位的争夺,不过皇太极一死,他还是联合建奴之中倾向于他的势力,入京以为皇太极奔丧和面见新皇的名义,逼迫着刚刚继位的顺德皇帝承认他在建奴中的地位,授其为摄政大臣,来统一调度兵马抵御大中军的“入侵”。

可是不管他们怎么折腾,这一年冬天对于建奴来说,注定都是难熬的一个冬季,建奴严重的粮荒,导致了入冬之后大批建奴以及他们的奴隶活活饿死。

大批建奴的包衣奴为了活命,不得不进行造反,要么就想办法逃走,迫使多尔衮不得不整日里派兵到处镇压这种造反的乱局。

因为粮食的匮乏,也导致了建奴开矿的停滞,大批矿工要么造反抢粮去了,要么被饿死了,要么就逃入了深山老林之中,工匠们也无法开工,这更使得建奴的日子难过了起来。

他们本来还可以依靠着在盛京和辽阳一带的工匠为他们打造兵器来补充军需,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再也无法维持下去。

虽然入冬之后,大中军都停止了进攻性的行动,转而收缩兵力转入到了就地防御之中,可是他们的行动已经打垮了建奴的脊梁骨,剩下的就是靠着辽东的严寒,来对建奴进行最后一击了。

虽然维持这一年的辽东征伐战,对于大中朝来说也很艰难,大中朝毕竟现在平定了南方诸省,获取到了更多的资源,来支撑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在物资上又有几百条大船不断的给辽东诸军提供给养,所以他们的情况要比建奴好了不知多少倍,起码让辽东诸军入冬之后,都可以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的。

在严寒到来之前,户部和兵部联合起来,调集沿海军民船只,向辽东大量输送了一大批的粮秣,转运到了各地囤积起来供诸军越冬之用,而且此次北伐作战,也尽可能的用的是北方的兵将,入冬之后又将一大批不太适应北方严寒气候的兵将撤回到了山东一带休整,所以一个冬天基本上没有造成过多的冻死冻伤,非战争减员也没有最初预料到了那样严重。

特别是在前期战争期间,大中军获取了巨量的建奴积压下来的皮张,诸军在入冬之后,就地利用这些皮张裁制了大批的皮衣来供给将士御寒之用,同时就地建造厚实的营垒供大中军兵将御寒,并且驱使俘虏为大中军砍柴积薪,供给兵将取暖之用,甚至连稻草都实行了坚壁清野,运入各地营垒以及城中供给军方取暖。

所以在充分的战争准备之下,这一个冬天让大中军比较轻松的度过,并没有影响到大中军多少战斗力。

特别是在大中朝宣布开海禁之后,这两年间沿海一带的渔业发展非常迅速,各地沿海百姓都纷纷自行打造渔船出海捕鱼,也为军方提供了大量的海产品,这些渔获被腌制起来,大批运送到辽东供给军中将士食用,减少了对牲畜肉类的消耗,同时又为军方的兵将们提供了宝贵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取,确保了军方的越冬之用。

第一百九十八章 扶植

而在辽东大战开始之后,肖天健变亲自坐镇北京城内,关注着北方的这场关乎辽东乃至是中华未来的大战,与此同时在南方新成立起来的海上贸易集团公司,也开始迅猛的发展了起来。

通过对海外贸易的垄断,集团的盈利非常可观,统一了出口价格之后的商品,使得各方都获取到了更大的利润,最不爽的恐怕就是那些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乃至是葡萄牙人甚至于还有英国人,中国的统一和海上贸易集团公司的成立,虽然准许了他们通商的要求,但是却使得商品价格大幅提升,让他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为此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提出了抗议,但是很明显他们的抗议无效,大中朝根本不会搭理他们这种鼓噪。

而且海军发展也非常迅速,除了原来南京造船厂、宁波造船厂之外,随着南方平定,大中朝沿海的造船厂这一两年来发展极为迅速,一座座大型的造船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在了沿海地带,这些船厂既有官方投建的造船厂,也有大批民间人士投资建厂,使得中国本来严重萎缩的造船业,似乎一夜之间,又焕发了青春,大批海船被各地船厂建造出来,并且投入到了运营之中。

这些船只既有大量的渔船,也有不少大型的货船,而且肖天健还刻意的引导各地船厂,仿制西式的帆船,或者引导各地的船匠,想办法结合中式和西式帆船的优点,来建造新式的中西结合的船只,来改变中国制造帆船落后的局面。

海军也因此受益匪浅,除了一条接着一条的大夹板船交付给他们使用之外,他们还招募到了越来越多的水手,除了他们之外,连带着海上贸易集团公司也购置了许多新式的大帆船,来投入到运营之中,整个中国沿海的海上贸易就此也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

海军方面更是在实力膨胀起来之后,开始了在海上的巡航,沿海地带的那些星罗棋布的岛屿,都成了海军方面巡逻的重点对象,一批批海盗被海军剿灭,也使得一批批的海盗也从中看到,今后在海上他们还想像之前那样靠着行掠打劫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于是不少海盗便只得登陆,要么老实投诚,接受安置归农,要么便被选入海军之中服役当兵,要么便去海商集团应募充当水手,一年下来,沿海一带困扰了大明数百年时间的海盗之患,便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控制。

海贸的开展,也为大中朝迅速的带来了巨大的回报,大批物资出口,除了给民间带回巨额的利润之外,也让大中朝海关获取到了大量的关税,海上贸易集团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作为最大的股东方的大中朝朝廷,自然是获利最多的,这一年下来,单单是海贸获得的利润,就基本上满足了辽东战事的耗费。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大中朝悍然发动这么大规模的辽东之战,恐怕当年便会宣告国家破产了,这也是肖天健敢于调动这么多物资兵力,来投入到辽东战场的底气所在。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随着海贸的发展,同时带动了许多地方经济的发展,西洋人最喜欢中国的产品就是生丝、绸缎、瓷器、茶叶、漆器、纸张等等产品,随着海贸这两年的迅猛发展,各地的出口产品的产量都被带动起来。

丝绸业带动了桑蚕养殖业,也带动了缫丝业和纺织业的发展,大量的纺织作坊被商人筹建起来,吸纳了不少的纺织工人和桑蚕养殖的农户,改善了不少人的生活。

而瓷器、茶叶等等产业也都开始大幅度的发展起来,以前他们要偷偷摸摸的干走私的买卖,动不动还要受到官府的阻碍和各种盘剥,现如今大中朝推行新的海关和税收制度,只要交税,并且服从海贸集团的管理,而且洋人也要他们的产品,他们便可以不断的生产出来,供应给海贸集团进行出口。

这样也吸纳了相当多的闲散人力资源,对于稳定社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得许多地方的流民得到了安置,可以混口饭吃,只要又饭吃,有衣穿,老百姓自然也就不愿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当贼了,这么一来自然各地的乱局也就逐步的稳定了下来。

再加上内地各地诸军,也同时在加强对各地小股匪患的清剿,一批批流窜在地方的贼寇,在军民联手围剿之下,生存越来越艰难,而且不断有小股的匪盗被大中军剿灭,再加上各地官府张贴告示,告知各地流贼立即投降,可以既往不咎,对其还进行安置,于是一些从贼的流民,便走出山林,投降了官府,如此一来陆上各地的匪患也开始逐步的减少了许多,整个大中朝在天元四年的时候,只剩下了辽东这一处大的战场。

另外要提一下的就是云南方面的用兵情况,李栓柱主持之下,调集了四川和云南两万大中军精锐进入了缅甸北部,对缅甸王国发动了战争,缅甸王起初还试图抵抗,但是他们的土著军队碰上大中军,当即便被打了个一塌糊涂,一年下来,远征军不断的深入缅北一带,李栓柱按照肖天健对他的要求,没敢长驱直入,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攻下一地,便建立一个寨堡,并且从云南和四川移民到这些地方屯耕,摆明了拉开架势来了就没打算再回去。

所以这一年下来,李栓柱派出的这支远征军,深入到了缅北数百里远,步步为营朝着缅甸王国南部攻去,对此缅甸国内也陷入了恐慌之中。

为此缅甸王室集团之中有人便提出来交出永历帝给大中朝,换取大中朝撤兵,同时向大中朝称臣,接受大中朝的册封,今后作为大中朝的藩属国,换取以后他们缅甸王国的平安。

可是缅甸国王却不肯服软,为此国内已经出现了一种势头,有王室成员想要暗中干掉现任的缅甸国王,缅甸王国随时都可能陷入到一场内战之中。

永历帝据说在缅甸国内现在的日子也非常不好过,被缅甸军队圈禁在了一个小地方,名义上是保护,但是实质上却等于是被关押了起来,吃喝用度给的也很少,连饭都吃不饱,总之缅甸王国国内现如今也因为永历的事情,开始内乱了起来,估计解决这件事,也不需要很长时间了。

肖天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令特情处的人员想办法潜入到缅甸王国之中,联络那些试图造反之人,并且令户部拨给特情处一笔特别经费,提供给现任缅甸国王的反对者,也就是缅甸国王的弟弟,让其扩大势力,下一步进行谋反。

这种事情在后世国家之中作为一种手段,早就用烂了,眼下这个时代大中朝在世界上放眼望去,怎么都算是一个超级大国,肖天健当然不希望看到周边的国家出现有敌视中国的政府,现在的缅甸国王很显然是前明的同情者,那么他也就是大中朝的敌人,这完全不符合大中朝今后的利益,所以很有必要将其进行清除。

但是肖天健也很清楚,现在还没有到他可以穷兵黩武的时候,征缅的大中军不可能派出更多,而且缅甸地形复杂,山林众多,想要依靠武力彻底覆灭缅甸王国最起码短时间之内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即便是可以武力解决这个缅甸国王,大中朝也恐怕至少要投入十万大军入缅才行,这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上,大中朝眼下都负担不起。

所以他便决定,采取后世的办法,让敌人内部自行争斗,暗中扶植起一个缅甸国王的反对者,让他们推翻现任缅甸国王,扶植起来一个亲华的新缅甸国王,这才符合时下大中朝的切实利益。

另外现如今大中朝海上力量正在蓬勃发展,肖天健的胃口可不单单只是满足于扩大出口,他下一步的目的是要推动大中朝的海上力量朝着更远方向发展,最近的目标,他当然也选在了印度,而现如今在印度,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都已经插手,大中朝今后想要也在印度弄个地方,缅甸这里便很重要,起码可以先在缅甸搞一个港口,充当下一步进军印度的桥头堡,所以眼下派兵把缅甸打烂,倒不如先在缅甸扶植起一个亲华政权,这更符合大中朝今后的利益。

对于肖天健提出的这个想法,内阁大臣也都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现在因为永历大举对缅甸用兵,显然内阁大臣很是担心,怕肖天健一怒之下干出这样不理智的事情,现在肖天健提出暗中扶植缅甸国王的弟弟争权,这显然要比打一场大仗花费少的太多了,于是户部二话不说,便拨发出了二十万龙币,让特情处负责此事,同时令海贸集团郑芝龙也派出两条新型的大夹板船,走海路前往缅甸,帮助特情处执行这次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