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 高成松就会以一副轻描淡写的口气说道:"王德传同志还是有许多优点的, 他勤勤恳恳, 工作认真, 虽然有点小毛病, 但都是革命同志, 谁还没有一点不大不小的问题?我认为看一个人, 应该多看他们的优点, 多提他们的成绩。犯一点小错误, 有一点小过失, 能原谅就原谅……”
甚至以前有一个建委的贪官, 因为犯了事被省纪委抓住了把柄, 高成松亲自给纪委打电话, 让纪委立刻放人。迫於压力, 纪委只好放人。后来省纪委有人不服, 把材料递到了京城, 京城方面亲自过问此事, 高成松还是强硬顶了回去, 后来还高调在公开场合宣称此人是开拓性的好干部, 值得表扬, 并且亲自在文件上做了批示, 说他是党的好干部, 是个合格的员, 以后关於他的问题, 一律不许再提!
当年的高成松可是敢说敢干, 从来是说一不二的作派, 但是今天却冲疑了片刻, 声音低沉地说道:"既然证据确凿, 事实清楚, 就依法办理就是了……”
电话挂断了半天, 古人杰还不敢相信刚才的话是出自高成松之口。封疆大吏一省书记高成松, 什么时候说话犹豫过?不过是过问一个副处级干部的事情, 也让他产生了退缩的念头, 不象高书记一贯的风格?
古人杰摇摇头, 猜不到高成松到底是什么意思, 既然高书记没有发话, 邢书记又要一心严惩王德传, 他才乐得袖手旁观, 反正他对武沛勇也没有什么好感。
武沛勇等了两天, 以为王德传就算不被放出来, 也会有风声传出, 不料不但没有一点动静, 反而隐隐听到传闻, 说是王德传的问题很严重, 恐怕是要交待了。他一听就急了, 又急冲冲去找高成松, 不料高成松只回了他一句话:"咎由自取, 我不便插手。”
武沛勇太了解高成松了, 从他说话的口气和表情就可以猜, 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武沛勇勃然大怒, 思来想去还是认为肯定是崔向在背后整他, 他就坐车直接到了燕市市委大院, 直接来到崔向的办公室, 怒气冲冲地前来兴师问罪。
崔向正在和陈风讨论工作, 听到秘书报告说是建设厅厅长武沛勇来访, 他还一脸不解, 纳闷武沛勇为什么不请自来?不过转念一想武沛勇平常的作派, 也就没有过多计较他的冒失, 就让秘书请他进来。
陈风想要回避, 崔向笑着说:"陈市长不妨留下来看看笑话, 武厅长前来, 估计没什么好事。”
果然, 武沛勇一进来就一脸阴沉, 语气不善地质问崔向:"崔书记, 我最近没有做得罪你的事情, 你又何必非要跟我过不去?”
陈风心想有后台果然不一样, 好歹崔向是省委常委, 你一个厅级干部以质问的口气向副省级干部说话, 还真是没大没小。 不过想起以前武沛勇身为武大秘时, 对副省长也是呼来喝去的嚣张, 也就一笑置之。
崔向心中不快, 武沛勇不但指责得没有道理, 而且口气让人非常不舒服, 他就皱了皱眉:"武厅长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听不明白。我做了什么事情, 又妨碍了你的光明大道了?”
崔向的话还算客气, 毕竟他是有身份之人, 不会自降身段和武沛勇一般见识。
武沛勇见崔向话虽客气, 但显然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 心中火起, 就冷冷说道:"崔书记果然是贵人多忘事——上次我的亲戚王德传想要运作一下, 去景县当副县长, 结果被你大笔一挥给拦了下来。你是燕市的市委书记, 是一把手, 说了就算, 也是我礼数不周, 没有给你送礼, 行, 这事过去就过去了。你倒好, 断了别人前途还不算, 还想毁人一辈子, 非要把王德传弄到了省纪委, 我说崔大书记, 这事就做得太过头了?大家都在官场上混, 做什么事都要留点后路, 是不是?别一点活路也不给别人留!”
崔向听了满头雾水, 这都哪儿跟哪儿?怎么王德传的事情, 都扣到他的头上了?
转念一想, 才想起上一次调强江海到景县的事情, 下意识地就看了陈风一眼, 难道当时是陈风暗渡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