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 梅升平正式就任燕省省委组织部部长。
随后不久。徐德泉被正式批捕, 随即省委免去其燕市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职务, 同时, 空缺出来的市委秘书长的人选问题, 又提上了议题。
不久之后, 省委组织部就燕市市委秘书长和副市长人选问题, 正式报请省委批准。叶石生看到省委组织部报送的名单之后, 不动声色地挑了挑眉毛, 随即拿起电话通知崔向:"崔书记, 组织部关於燕市市委秘书长和副市长的名单送了上来, 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我们先开个碰头会。”
现在叶石人一人身兼书记和省长, 京城就省长人选问题, 冲冲没有决定, 让他也有点忐忑不安, 摸不清到底要拖到什么时候, 又是出於什么考虑。所以最近的行事, 他一向谨慎, 唯恐有错。
叶石生年纪不算小了, 再干满一届书记也该退了, 如果派一名年富力强的省长和他搭班子。是准备随时取代他, 还是中央有意让一个强势省长来给他暗示, 不让他有什么大的举动, 一切以保持安定团结为主?叶石生其实也并非没有抱负, 只是一直被高成松压得太死, 不敢露出锋芒罢了。
现在高成松一倒, 如果京城当即有了省长人选, 他心里多少还踏实一些。但京中一直不确定下来人选, 他就不免多想, 是不是京城还在考察他?看他的表现如何, 再给他安排副班长?
崔向敲门进来后, 看了一眼组织部报送的名单, 点点头说:"我觉得组织部有点轻率了, 高海虽然担任市政府秘书长多年, 但能力有限, 我个人认为他不太适合担任副市长, 可以调他到建设厅任厅长。以高海的才能, 适当在行业内独当一面, 在政府中管理一大摊事务, 他应付不来。至於市委秘书长人选, 简直是开玩笑……”
叶石生不解地看了崔向一眼, 心想不就是破格多提拔了一级, 也不用这么激动吧?近些年来, 中央三令五申要大胆提拔干部, 各地连升两级的人大有人在, 崔向难道和李丁山不对付?
省委组织部报送的人选名单是, 拟提名安县县委书记李丁山任燕市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拟提名市政府秘书长高海任副市长。
叶石生还没有发表看法, 想听取一下分管副书记崔向的意见, 没想到崔向全部否决, 他不由皱了皱眉, 没有说话。
对於省委组织部报送的两个人选, 说实话, 他也多少有点抵触心理。高海和前市长陈风走得过近, 陈风的性格在他看来, 和高成松有相通之处, 所以他并不喜欢陈风。因此, 也就连带不喜欢高海。
而李丁山现在只是县委书记, 一步连升两级, 直接提拔成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跨度是有点大, 就算李丁山政绩突出, 但没有听说他有什么强硬的后台, 怎么就报上他的名字上来?
当然, 更让叶石生疑惑的是梅升平的态度。
原本以为梅升平是从京城空降过来, 在燕省没有根基, 在此次提拔人选上, 叶石生本来也有意想安排自己的人。但因为省长人选的问题, 让他举棋不定, 也就没有向梅升平暗示, 只让他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自由选拔。
结果倒好, 选出了李丁山!
叶石生思忖再三, 李丁山就李丁山, 反正他已经不打算插手市委秘书长人选了, 就卖一个人情给梅升平。没想到, 崔向又坚决反对, 倒让他左右为难。
微一思索, 叶石生就有了主意, 反正在此事上他也没有私心, 就作一个中间派又何妨, 就说:"我对人选没什么意见, 不行就提交常委会讨论。”
崔向微一点头:"梅部长也是有心人, 李丁山和高海是同学, 同时提拔, 人情不是一般得大。”
叶石生没接崔向的话, 心中闪过一丝不耐。以前崔向被高成松压得抬不起头来, 高成松刚下台, 自己身为省委书记还没有怎么着, 崔向不过副书记, 就已经锋芒毕露了?
而且自己试探着说要提交常委会讨论, 崔向问也没问自己这个一把手的意见, 就点头同意上常委会, 难道他就那么有把握在常委会上通不过?难道他不清楚, 一旦常委会讨论通过就成了定局, 无法更改?
崔向凭什么?叶石生心中隐隐火起。担任省委书记以来, 第一个不动声色地挑战自己权威的人, 竟然是副书记!尽管说起来他也不太支持李丁山, 但等崔向走后, 突然之间就下了一个决定, 支持李丁山, 看崔向有多大能量!
省委常委会如期召开, 先是由梅升平提交了拟提拔的人员名单, 然后列出了组织部的考察结论。梅升平的普通话京味十足, 听在众人耳中, 就都有点异常的感觉, 都不约而同地看了钱锦松几眼。
钱锦松假装没有看到众人的疑问, 他面带微笑, 做出一副细心聆听的模样, 其实心中在想, 还是有大家族的撑腰才气势。梅升平在京城混得原本也不比自己强, 一转眼, 就空降到了燕省当上了组织部部长, 排名还在自己前面。
人比人, 是要气死人的。想想自己来到燕省两年多了, 还没有完全打开局面, 只因为自己身后没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后台?同时, 钱锦松也不得不承认。燕省的局势比他当时想象中复杂不少, 而且燕省的官员多数保守, 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许多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对钱锦松的拉拢持观望的态度, 所以他才一直没有培植出自己的一方势力。
不信梅升平就能比他强上多少, 就算他沾了身为组织部部长的光, 也不一定能建立起真正的关系, 且拭目以待。
不过对今天梅升平所报的人选名单, 钱锦松还是觉得李丁山跨度太大了, 决心对李丁山投反对票。对高海投赞成票。
梅升平列举了组织部对拟提拔李丁山和高海的几条理由, 他面色平静, 语气平缓地说道:"李丁山同志兢兢业业, 在坝县担任县委书记时, 就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将坝县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倒数第一的穷县, 一跃发展成生产总值在章程市排名第5的经济大县, 成绩有目共睹。李丁山同志调到安县以后, 安县的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珠变 ], 据不完全统计, 安县的生产总值在李丁山同志上任一年后, 翻了一番, 成就非常惊人。经过组织部多项考核, 李丁山同志年富力强, 有能力, 觉悟高, 原则性能, 形象亲民, 符合破格提拔的条件, 拟提燕市市委秘书长。”
停了一停, 梅升平目光扫过在座的众人, 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又轻轻咳嗽一声, 继续说道:"高海同志担任市政府秘书长多年, 对市政府的工作非常了解, 也在秘书长的岗位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海同志工作认真, 任劳任怨, 是我党的优秀干部, 拟提拔为燕市副市长。”他合上手中的资料, 微微一笑, "请各位常委发表意见。”
崔向清了清嗓子, 说道:"高海同志担任副市长, 不太妥当。我个人认为, 这个同志缺乏大局观, 担任市政府秘书长以来, 没有做出什么耀眼的成绩, 燕市作为副省级城市。副市长的位置也非常重要, 个人认为, 他还是适合在行业内任职, 比如说建设厅厅长, 对高海同志来说, 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位置。”
众人都吃了一惊, 崔向作为前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副书记, 发言是极有份量的。他刚才的话就相当於直接否定了高海, 不由人不大为震惊, 都不约而同地心想, 崔书记第一次在重要的人事提拔问题上, 非常坚定地否决了组织部的人选, 是真的对人选不满意, 还是对省委组织部不满意?
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 崔向又继续说道:"李丁山担任县委书记以来, 确实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是个克已奉公的好干部, 但从一个县委书记一步跨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是不是太激进了一些?同志们, 中央三令五申, 在提拔干部的问题上, 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不能任人唯亲, 不能以权谋私, 要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也有许多坚持在基层的县委书记, 他们做出的成绩不比李丁山同志少, 付出的辛苦也很多, 但当他们正常提拔一级甚至得不到提拔的时候, 却看到李丁山连升两级破格提拔, 会不会对上级领导失去信心?会不会有别的想法?作为省委常委, 我们的目光要放眼全省, 而不是仅局限於一个燕市。我的建议是, 李丁山同志担任燕市的副市长, 是比较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