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风急浪高(2 / 2)

官神 何常在 2716 字 2个月前

后世的史学家在研究怀阳大捷的历史意义之时, 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怀阳大捷全由夏想一手推动, 是夏想审时度势英明决定的结果, 另一派则认为, 怀阳大捷应该归功於郑盛, 毕竟郑记才是湘省一把手, 本着老大优先制的原则, 湘省大地的一切政绩归郑盛。

一开始分岐还挺严重, 后来挺夏派逐渐占据了上风, 再后来当时的中央党校吴校长说了一句话, 定下了最后的基调:"怀阳反腐最终演变为怀阳大捷, 夏记是关键。”

此为后话, 暂且不提, 再说夏想和刘伟鸿在办公室密谈了一个时之后, 由市纪委召开紧急会议, 邀请市委记和常务副市长出席, 当市委记和常务副市长迈着方步拿着水杯, 一脸威风地走进会议室的时候, 看到台上端坐的满脸笑意的人竟是夏想!

市委记和常务副市长同时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动作——当场失手摔碎了水杯。

当二人被陶河江带走之后, 常务副市长还回头大骂刘伟鸿是白眼狼, 吃里爬外, 刘伟鸿巍然不动, 一脸微笑, 充耳不闻, 似乎他们骂的是别人。

陶河江当即将两人带回湘江, 夏想留下继续深入挖掘怀阳的问题。叶天南叶记不是想让影响降低到最低?好, 打脸也要讲究技巧不是, 实在不是他不想降低影响, 只是因为刘伟鸿同志太配合省纪委的工作了, 主动提供了许多省纪委不曾掌握的情况。

於是, 经过省市两级纪委的工作配合, 怀阳的问题越来越多, 无法掩盖了, 也并非是夏想故意让怀阳反腐闹得声势浩大, 最终形成了一股浪潮, 不但在媒体上大肆宣传报道, 还惊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 最终让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在不同场合给予肯定和表彰, 也让夏想经怀阳一战, 成功地塑造了一名心如猛虎细嗅蔷薇的欲面杀手形象, 人称欲面夏想。

而无数贪官更是形象而无奈的哀呼, 宁惹阎王, 莫惹夏想!

怀阳反腐之所以从一场刻意低调的反腐战上升为一场声势惊人的血战, 刘伟鸿功不可没。

身为市纪委记, 刘伟鸿对怀阳深层次的幕后交易, 对怀阳下面县市的题, 了如指掌, 在他的全力配合下, 夏想亲自坐镇市纪委, 大刀阔斧, 雷厉风行, 在请示了省委, 得到了省委的支持之下, 三天时间, 在怀阳打了一场声势浩大、轰动全国的怀阳大捷!

怀阳市上至市委记, 下至县级局局长, 共计余人被双规的双规, 被直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

事情风声一起, 就远当初的预计, 叶天南在省委如坐针毡, 却又无计可施, 因为他没有想到夏想竟然反其道而行之, 没有直接双规刘伟鸿, 而是让刘伟鸿为他所用, 真是一个让人痛恨又不得不佩服的聪明的欲面杀手。

叶天南平生第一次感到了焦躁, 因为怀阳一战不仅事关他的声誉, 更是事关叶地北和胡均由的身家xìng命, 怀阳的事情闹得越大, 越容易再回到怀阳大桥的倒塌上面, 就会有人旧事重提, 只要夏想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叶地北在怀阳大桥的倒塌之中,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要事情披露出来, 必然影响到他的燕省省长的提名, 夏想在怀阳非要闹上一个底朝天, 其目的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夏想, 可恶、可气、可恨、可杀!

叶天南一咬牙, 谁敢阻拦他成功上任燕省省长, 谁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 他要不择一切手段, 将其除之。

声势浩大、震动全国, 并且由郑盛亲自赴京汇报情况的怀阳反腐风暴, 已经不能仅仅用反腐风暴来形容了, 自从青年报第一次用"怀阳大捷”来盛赞怀阳的反腐行动后, 国内6续有许多媒体开始使用"怀阳大捷”的字眼。

虽然随后华新社表文章, 对怀阳大捷的说法表示质疑, 但依然挡不住全国的媒体和网络铺天盖地的报道, 不出半月, 怀阳反腐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怀阳大捷。

夏想在怀阳市一共呆了三天, 三天的时间, 怀阳天翻地覆, 日月换新颜。同时, 三天时间, 在另一个战场也生了许多子。

虽然另一场战争对公众来说, 无声无息, 毫不夸张地说, 普通百姓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 但其惨烈程度, 远怀阳大捷。

岭南省的南海海面之上, 无风起浪, 陈法全的第三次走sī石油, 第三次被人截留, 而且还不是别人, 竟然是被羊城军区直接拿下!

当时就生了jī烈火拚, 当场死亡数名军人, 最后在威胁要击沉走sī船的数次警告之下, 走sī船才停止反抗。

南海风高浪急, 引更大的一波浪bsp;而且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夏想在从怀阳回到湘江的路上, 也出事了……

ps:第四更, 愤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