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1)(2 / 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1753 字 20天前

接下来,就是战斗工具了,战斗工具是这样的,每五十个人,带一个火瓒(火字旁),这种东西,是一种短矛,打仗的时候,在上面缠上布,浇上油,点着了往敌人那边扔,专门烧敌人的,然后是胸马绳一套,马笼头、脚蹬子三套,这是每五十个人要带的。

那么具体到每个士兵,都带哪些呢?

一个士兵,一张弓,三十支箭,箭袋一个,大横刀一把,磨刀石一块,大觿(xi)一个,觿是象牙做的一种锤子,一般带在身上作装饰用,但当兵的带这个玩意可不是做装饰,有实际用途,比如撬开箱子、瓶子、石头、解开绳子、布匹打的死结等等,还有军帽、军装,这都得自备,还有绑腿,这就是一个单兵的装备。

那么这些装备带全了就可以了吗?不是的,还要带九斗麦饭,两斗大米,自带干粮,那么我们经常看电视剧电影,那里面的唐军动不动就全身披甲,而且那甲胄做得还特好看,实际是不是呢?实际不是地,甲胄,在那时候是很贵的东西,不是谁都置备得起,所以府兵们不需要自备甲胄,甲胄由国家发,但是,可不是一出动就发,那要看看你这次出动要去干什么,比如说你们这次要去远征,要去打吐蕃,打突厥,九死一生,那可以发给你,但如果你们这次只是去皇宫值班,轮流护卫,那不能发给你,你只要带着横刀、弓箭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看看,古代打仗需要打多少东西?光一个士兵,就得六种器具,还要自备军装,每十个人,要带十三种工具,马要六匹,每五十个人,要带八种装备,这些都要自备,因此我们每次看电视剧,都是每个士兵盔明甲亮,轻轻巧巧,手里就拿着一支长矛或者一把短刀,这和历史是很不相符的。

那么都带齐了,该去打仗了,打仗之前,要分建制,就好像我们现在,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要分好建制才能动手,那府兵制的时候怎么分呢?三百人,是一个团,团长不叫团长,叫校尉;团下面分队,五十人为一个队,领头的也不叫队长,叫队正;对下面分火,十个人为一火,领头的叫火长。那么如果是三万人,就是一百个团。

出征的时候谁带兵呢?可不是折冲府的将军带兵,他也就相当于一个征兵办公室主任,他没这个权力带兵,当然也没这个能力带兵,那么谁带兵呢?朝廷派谁带兵,谁就去带兵,比如李世民派李靖做总管,去讨伐突厥,那就是李靖去带兵,但是李靖决不能说大模大样跑到折冲府,说你把兵给我吧,那人家折冲府的将领绝对不给,得怎么办人家才给你兵呢?就像现在一样,你得有手续,有凭证。你比如说李靖,他要带兵去打仗,首先就要去兵部,得兵部给了你领军的证明,你才能领军,这个证明,在唐代叫做“鱼符”,那么李靖拿着鱼符,直奔折冲府,说我要领兵,折冲府和当地的刺史要检查这个兵符,检查之后没问题,才给你兵,但如果说,这个战事非常大,比如灭突厥的战争,灭吐谷浑的战争,那么折冲府的负责人,你也要跟着一起去,如果战争的规模不大,那么就是果毅都尉,也就是副手去,战争规模再小一些,那就是果毅都尉的下属再去,以此类推。

那么要出征了,这些府兵的年纪都在多大呢?现在的征兵制,年龄都很小,一般到了二十二岁二十三岁,那就是老兵了,可那时候不是,那时候,你二十岁当兵,六十岁才免除兵役,也就是到了二十了,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了,一直到你六十岁,你才能退休,名副其实的老兵。如果你会骑马射箭,太好了,立刻去做骑兵校尉,这类骑兵校尉叫做越骑,属于最厉害的骑将,不会骑马的,或者会骑马但是不能在马上射箭的,有的做步兵,有的做骑兵,慢慢训练。可是打仗之前,这些人总得训练啊,我刚才说过,农闲的时候,他们就练武,可是练武,只是个体的演练,群体的演练搞不搞呢?当然搞。

每年到冬季,一年到头了,庄稼也收完了,有时间了,折冲府就把这群农户找过来,命令他们,开始训练,怎么训练呢?折冲府都尉令左右两个校尉,各带步兵十个队,也就是五百人,骑兵一个队,五十骑,相距百步,严阵以待,之后听角手,也就是号手,吹第一通号,列队,二通号,偃旗息鼓,三通号,举起大旗,听到鼓响,两队呐喊着向前冲,接着其中一队鸣锣,锣声一响,那队人马就退兵,另一队人马继续前进,然后前进的一方队伍中突然也鸣锣,则那队人马也退兵,反复如此,这就是练兵了,当然古代的练兵,如今看来,似乎要简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