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1)(2 / 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2037 字 20天前

刘鼎拱手告辞。

玉寄灵忽然说道:“刘大人若是有空,不妨逗留片刻,小女子有事相询。”

刘鼎转过身来,缓缓的说道:“姑娘请说。”

玉寄灵轻声的说道:“你……在金陵府买走的东西还在么?”

刘鼎摇头说道:“不在了。”

玉寄灵皱眉说道:“送人了?”

刘鼎摇头说道:“我将它们和一位姑娘一起埋葬了。”

李思妍和薛茗儿都惊讶的看着刘鼎。

玉寄灵嘴唇微微有些发灰。

那对钻石吊坠是她最得意的产品,上面镶嵌的钻石,是她花费了无数的心血才镶嵌上去的,可是没有人知道钻石的价值,摆出去很久时间,都没有人问津,正在她高度失望的时候,金陵府忽然传来刘鼎买走了这双钻石吊坠,她还以为终于遇到了识货之人,遇到了知音,没想到刘鼎居然是拿来做殉葬品去了。

一时间,玉寄灵姑娘仿佛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李思妍好奇的说道:“哪个姑娘?”

刘鼎微叹一声,将裴月苏的事情简单的说了。

玉寄灵低声的叹息着。

薛茗儿触景生情,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思妍听完以后,也怔怔的不说话,眼眶里似乎有些泪珠。

刘鼎满怀歉意的说道:“亵渎了姑娘,真是不好意思。”

玉寄灵语调有些艰涩的说道:“没事……其实很好,就让它们永远陪伴那位姑娘吧。”

刘鼎说道:“多谢!”

玉寄灵微微犹豫片刻,轻声说道:“刘大人,初次见面,小女子想请你帮个小忙,不知道刘大人……”

刘鼎沉声说道:“请说。”

玉寄灵伸手从左侧的抽屉拿出一个小小的盒子来,放到青玉案的边沿,低声的说道:“思妍,帮我打开。”

李思妍好奇的接过来,发觉这是个不大的锦盒,上面有把小小的铜锁,已经有些锈迹。她尝试着拉了拉铜锁,却发现铜锁一下子就被拉断了。打开锦盒一看,里面是一块绿色的宝石,想必是祖母绿,它的外表并不显眼,宛如一颗鸡心的形状。祖母绿虽然珍贵,可是李思妍还是看过不少的,并不觉得什么稀罕。

但是拿起来以后,发现沉甸甸的,似乎有种坠手的感觉,还有股凉丝丝的凉意从手心往心里钻,给人的感觉怪怪的。她放到眼前仔细的察看,发现上面好像还有些古怪的文字,相互缠绕成一个佛手的图案。同时,在祖母绿的周围,隐约还有些模糊的印记,似乎是从什么东西上拆下来似的。李思妍仔细的看过以后,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好像是吐谷浑的文字,莫非是吐谷浑的东西?”

玉寄灵点点头,表示李思妍的猜测是对的,她向刘鼎说道:“刘大人,这颗祖母绿是两百前别人寄存在漱玉斋的,还请刘大人帮小女子一个小忙,将它物归原主。”

李思妍好奇的说道:“谁的?”

玉寄灵轻声的说道:“吐谷浑的王。”

李思妍条件发射的说道:“吐谷浑的哪个王?”

根据典籍记载,吐谷浑,是我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南北朝时期,涉归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环(即慕容廆)继为单于,与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今甘肃临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最后定都伏俟城。

吐谷浑最盛时有王、公等号及仆射、尚书、将军、郎中等官职。伏俟城中有小城、宫殿,布局受汉地影响较多。王公服式略同于汉族。使用汉文。主要从事畜牧业,马、牛、羊、驼数量很多。有良马号为“青海骢”。所产牲畜曾大量输往内地。喜射猎。以肉酪为粮,兼营农业,农作物有青稞、麦、豆。北界祁连山一带,气候较冷,产蔓菁、青稞。出产铜、铁、丹砂,善作兵器。吐谷浑商队很活跃,远至长江和黄河下游,西至波斯。国无常赋,需要时向富室、商人收税以充国用。刑罚简略,杀人及盗马者处死,其余则征物以赎罪。其宗教,原信奉萨满教,西迁后,逐步信仰佛教。

根据典籍记载,吐蕃兴起以后,向甘青地区扩张。唐龙朔三年(663),吐谷浑被吐蕃所灭,诺曷钵奔凉州,后受到回鹘人排挤,率数千帐内附唐。唐徙其部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子孙仍世袭青海地号,直至贞元(785~804)时为止。在这期间,因为灵州经常受到吐蕃、突厥的攻击,又有党项人崛起,故吐谷浑依然不得安宁,不得不继续向东迁移。

其实,中间有些记载并不准确。安史之乱以后,吐蕃人大举进攻大唐西北,吐谷浑四散奔逃避难,有部分散落在河西走廊,有部分归顺吐蕃,也有部分迁入内地,还有部分迁居到山西东北部云州一带。其中迁居到云州一带的吐谷浑实力最强的,今日李克用的死对头赫连铎就是吐谷浑人,赫连铎所在的部落,是吐谷浑人主要的所在,根据不完全统计,有人口近四十万,其中控甲战士在五万左右。

由于吐谷浑四分五裂,分散各地,因此拥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王,其中势力最大的当然是赫连铎,但是在其他地方,例如河西走廊、例如西域、例如灵州一带,都有吐谷浑人的存在,甚至在幽州附近,也有吐谷浑人的存在。只要有吐谷浑人,就有一个王,哪怕是仅有几百号人,也有一个王。这颗祖母绿宝石,到底要给哪个王?

刘鼎也说道:“是哪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