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夏一看,就知道肯定是被她二嫂给用了,心疼地跟什么似的。
孙氏要夺,时夏嗖地一下躲开,抱着两块缎子撒腿就往外跑,头发都叫两个嫂子给薅掉几撮。
等两个嫂子追到大门外,就见时夏指着她脸上的伤口叫大家伙评理呢!
乡下地方就是这样,有一点儿动静,左邻右舍的都能听见,赶着上来瞧热闹。
时夏抱着两块绸缎,在大家跟前诉苦,说嫂子多坏,昧下她娘给她的东西,她亲自上门来要,嫂子非但不给还打她……
人家看赵氏跟孙氏两个眼神就不对了,一个个的仿佛跟正义使者似的,逮着两人开始一通数落。
这个说当人嫂子要有嫂子的样,出门的姑子那就是客,可不兴这么欺负人的。
那个说抢人东西可不对,眼皮子不能太浅,丢你家爹娘的脸。
……
把个赵氏跟孙氏给臊的,恶狠狠地瞪着小姑子,又不敢出声。
将两嫂子面皮全给揭了开来往地下踩,时夏在人群中那叫一个趾高气扬。
可回了婆家,刚进屋她眼泪就掉了下来。
她后悔了,当初没在娘家跟她三嫂子处好关系,婚后她可算是知道婆媳关系了,那大概真是前世的仇家,有空没空就想搅合她日子。
偏她爹娘跟三哥去京城了,留下的娘家哥嫂屁用不顶,她多少还是受了委屈的。
要这样她还没这么难受,叫她心里过不去的是,她三嫂给她娘家那边据说分了两匹宫缎。
可她作为她娘的亲闺女,却只有一匹。
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在她娘的心里肯定是没三嫂重了。
时夏心酸不已。
却也明白,人心都是相处出来的。
到底她出嫁了,不能经常陪在她娘身边,而她嫂子却在跟前照顾着,只怕她嫂子如今在她娘跟前比她讨喜多了,往后情分比她这个闺女肯定要越来越好的。
要是当初她能跟三嫂好好相处,哪怕两家相隔距离再远,那肯定还有情分牵系,她自己就不说了,她的孩子以后肯定能沾他舅舅的光。
而不是现在这样,心里空落落的,除了她娘给她点东西,余外只言片语都无。
时夏哭得眼睛都有些肿了,就没出去。
外头她婆婆可还等着见一见、摸一摸皇上赏的缎子呢,见儿媳妇一直不出来,她干脆直接进门去,问时夏娘家那边怎么样?
亲家可是有什么交代?
时夏她婆婆一边问,眼睛一边在屋里四处瞥,找东西呢!
时夏擦了擦眼睛,对婆婆来意心知肚明,赶紧将缎子拿出来给婆婆看看,又说她娘很关心她,她两个兄嫂家里都没有,独她有。
极力表现她爹娘对她的重视。
时夏婆婆听了就很满意,频频点头。
儿媳妇爹娘重视好啊,她爹娘跟有出息的三房在一起住,她爹娘越重视她,她们家这门亲戚才越牢靠,将来她孙子也能借个助力。
时夏见婆婆摸着缎子不松手,忍着心疼,还是将从二嫂屋里搜出来的那一小半的缎子给了婆婆。
如今跟娘家大嫂二嫂那边算是彻底闹掰了,往后更是一点儿指靠都没有了,虽然道理上是大嫂跟二嫂理亏,她大哥跟二哥回来知道了肯定要数落嫂子几句。
可是男人嘛,她嫁人之后总算是了解了,只要女人哭上几句,说说家里的艰难,说也是为家里着想,他两哥哥肯定就顺着□□往下爬,事情就揭过去不提了。
所以,她现在可不能再得罪婆婆。
得说,一物降一物,当初任性骄纵的小姑娘嫁了人之后也终于学会了妥协,学会了讨好,学会了家务,学会了曾经她爹娘教她怎么也教不会的道理……
这就是生活。
***
当时家这边为了一匹宫缎闹得好大一通笑话时候,锦欢娘家那边气氛要温馨的多。
盖因收到亲闺女的信,听到了女儿一达通的贴心慰问,魏三跟米氏心情那叫一个美。
还有魏旭也是,他姐夫给他从京城寄了不少书过来,说要是学得好,等明年就写信推荐他去县学读书。
魏旭一时豪情万丈。
再有,知道闺女又有身孕,亲娘米氏可算是放下一桩心事了。
虽然她跟她男人不在乎闺女有没有儿子,但是架不住时下就是谁家都要儿子传宗接代,女人得生了儿子在婆家才算站稳脚跟。
余下女婿升官……哦,也还行。
等晓得闺女成了诰命夫人,魏三脸上笑得跟朵花似的,“哎呦呦,我闺女就是厉害。”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生的?”
魏三夫妻两个在这边吹上了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