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1 / 2)

艳宠 陈云深 2559 字 19天前

苏若华浅浅一笑:“那是皇上的亲生母亲,皇上这些年来又总堵着一口气,当然要风风光光的办了。”说着,又问道:“今日,宫里可还有别的什么事?”

春桃摇头:“没有听说,即便有,今日也是断不许闹出来的。”

苏若华了然,她当然也明白宫里的规矩,自来是越大的事越是悄无声息。

何况,今日又是林太后的大日子。

一切都布置妥当了,陆旻也该知道的,却不知他预备如何?

她还是有些心急了。

苏若华喝了安胎药,正想吩咐春桃伺候她入寝,却听外头人传报:“皇上驾到!”

第一百一十七章

苏若华倒也料到了他今日会来, 神色镇定,缓缓起身。

才走到门边,便见陆旻迈步跨过了门槛。

她正欲俯身行礼, 陆旻便摇了摇手:“罢了, 都免了罢。”

苏若华便也直起了身子,回身却见陆旻已走到了炕边, 坐下了。

苏若华走了过去, 细观皇帝的脸色,竟是一脸黯淡沉郁。

伤感、悔恨、震怒、压抑,一起出现在了那张清隽俊美的脸上。

苏若华心中早已猜到他今日遇到了些什么事,只是立在他身旁, 静静相伴。

陆旻没有言语,坐在那里,有如一尊雕塑。

夜渐深, 灯火昏昏,风穿过了窗棂,仿佛有人低语叹息。

半晌, 陆旻方才说道:“你为何不说话?”

苏若华微微一笑:“皇上心里不痛快, 臣妾陪着就好。皇上说了,臣妾听。皇上不说,臣妾也不问。”

陆旻没有言语,忽然他长臂一揽,将苏若华扯了过去,牢牢抱住, 把自己的头埋在了她的怀中。

苏若华先吃了一惊,但旋即安定了下来。

露珠在外侍奉,眼见此景,恐皇帝力大弄伤了苏若华,便想过来,却见苏若华向她摆了摆手,便停了下来。

感受到怀中男人轻微的颤抖,苏若华心中漫过了一抹怜惜,她抬起柔软细腻的小手,轻轻抚摩着陆旻的背脊,低声道:“七郎心里难过,今儿晚上就在这儿安歇吧。一觉醒来,看着清晨的太阳,就什么都过去了。”

陆旻在她怀中,闷声切齿道:“朕要灭了她九族!”

苏若华一时无言,片刻方才轻轻说道:“皇上才处置了钱家,又办了林太后的迁坟事宜,立刻就要大开杀戒,恐要惹朝臣不满。”

陆旻咬牙道:“朕不知……朕竟被她瞒哄了这么多年!那几年,她待朕不过寻常,朕对她也无甚母子情分,然而想着母亲过世那年,她还算照拂一二,朕念着这些旧日的恩义,方才对她颇为礼遇,算作答报。然而,朕却没想到……”话至此处,他猛地一抽气,将苏若华抱的越发紧了,方又说道:“她竟然害死了母亲!内侍省来报,母亲腰后有黑斑,乃是服用了过量的苦参所遗。苦参久服,会损人肝脏,天长日久,自然妨碍寿数。朕思来想去,母亲当年在宫中默默无闻,谁会来加害她?她日常服用的药食都来自内侍省,不会有差。唯一不是官面上的东西,便是那老贱妇所赠的各种补品……”

苏若华默然,这些内情她早已知晓了,然而夜半听着陆旻那压抑着苦痛的嗓音述说往事,心底依旧是激愤难平。

然而她明了,陆旻心中的痛苦,不知是自己的几倍。

陆旻说了些话,忽然抬首,双眸乌黑莹亮的看着她,淡淡问道:“若华,朕没说是何人何事,你怎么知道的?你……早就知道了么?”

苏若华轻轻一顿,说道:“皇上,今日是林太后迁坟的大日子,恭懿太妃自缢之事,臣妾已然知晓了。臣妾虽不知恭懿太妃到底为何寻短见,但这两者之间必有牵连。皇上夤夜来寻臣妾,又讲了那番话,臣妾大约也猜到了些。”

陆旻喟叹了一声,原本宽阔的肩松垮了下来,他低声说道:“这宫里,幸而有你,幸亏有你,不然朕连个说心里话的地方都没有了。”

苏若华只觉这话不好接,便没有言语。

陆旻半晌又道:“若华,明儿朕便下旨封你哥哥做护军统领,再传召你姐姐入宫陪你待产。朕绝不会容许,有人伤了你,又或者拿你腹中的孩子做文章!”

苏若华看着丈夫笃定的神色,不觉动然一笑:“七郎放心,我不会有事。”

低声细语,两人便偎依在了一起。

翌日清晨,陆旻上朝,便下了三道圣旨。

一道是敕封苏廷授为护军统领,领把守皇宫一职。

一道则是册封苏家长女苏若云为恭惠夫人,入宫陪侍贤妃待产。

第三道则是再审苏家的案子。

三道圣旨降下,朝廷为之震动。

第一个跳出来不答应的,当然就是赵太尉,理由无外乎苏家尚是戴罪之身,虽蒙天恩赦免,但案子并未翻过,起复其子入朝为官,大为不妥。

这赵太尉经过前头苏家的事,越发的嚣张狂妄,只道整个朝堂已在己掌握之中,越发的不将皇帝放在眼中,公然在朝廷之上顶撞陆旻,甚而说出陆旻宠幸奸佞,任人唯亲,提拔外戚,颠倒纲常。

然而,这话便有些可笑了。

毕竟,他赵家也是外戚,还是大周朝势力最大的外戚。

若是外戚不宜为官掌权,那他赵太尉是否应该第一个挂印?

时日如今,诸王公宗亲对于赵太后及赵家,已是十分不满,虽不愿与其正面冲突,但也总想使些绊子了。

当下,以西平郡王陆斐及大将军霍长庚为首,附和皇帝的决意,霍长庚更称苏家在蒙古为朝廷平叛立下大功,苏廷授及苏若云都是有功之人,皇帝嘉奖有功之人,那是理所当然,并非为外戚之故。

赵太尉及其党羽一伙虽依旧鼓噪哗然,却是孤掌难鸣,只好眼睁睁的看着皇帝下了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