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城市的隔离感(2 / 2)

房子也没多大,但是很贵,靠近市中心,商场对面儿,楼下就是地铁,昨天何雅婷和那个服务员都说租金贵,自然是有好处,那么卖起来必然也贵。

不过价格不是温晓光考虑的醉主要因素,褚秋晨那儿分来的三千六百万有一千万已经投到他们的项目里面去了,还有两千六百万其实没动……除了在贬值好像没啥变化。

而且这个城市……

温晓光透过12楼的窗户远望万家灯火。

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车,数不清的楼房和数不清的喜怒哀乐,人间迷醉。

“方经理是本地人”

“不是。”

“如果没有买一套房,就算挣的不少,也没有归属感是嘛”

方经理不动声色的笑着,“中海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中海。只是来过而已,所以其实很羡慕温先生……我以及太多和我一样的人,注定是和中海无缘的。”

他就站在这儿,然而从头到脚充满着与这个隔离感。其实他说的没错,大城市的年轻人,本就是这样的现状。

“别那么悲观。”

“……谢谢您的鼓励。”

“嗯,多少钱呀”温晓光转头问道。从去年3月份以来,中海二手房交易市场的成交量就在涨,这个时间段你很难说房价到底是多少,因为变化很快,你只能说基本的均价在靠近2万,这是2010年,而南国公馆的地理位置其实已经相当靠近市中心,所以价格其实冲出了3万大关。

但不管怎么样是比几年后的什么5万啊,7万的要便宜。

方经理马上回到工作状态,“138平,总价是460万。”

“便宜。”

温晓光听了太多千万房产,猛然间听到这个数字还真是觉得便宜,但仔细一算,其实已经三万多一平了。

方经理对这两个字不作评价,听了就听了吧,就当自己吃了一口大便。

“国家规定超过144平米就要收取豪宅税,所以从性价比上来说,这个面积还是很划算的。”

正说着,温晓光的电话响了起来,“不好意思,”

打电话的是李科阳。

白天的时候丁莹说见一面,温晓光说只有晚上,现在看来是真的忘了,分身乏术。

“哎,李总,是我……我现在不在公司……好,那你过来找我,我把地址发给您。”

温晓光看了眼时间,八点出头。

“这样,方经理,你把材料都留给我,很抱歉晚上把你叫出来,我相信葛总,也相信你,其他的就先不用介绍了,我一会儿有事,那什么,你们是代售是吗”

“其实不是,我也是和中介公司联系,我们和他们有合作,不过没关系,葛总交代了,您可以都交给我,我给您办妥。”

“那真是谢谢,时间的话……”温晓光想了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

本周六日是学校报到,应该没啥大事,就去给学生证敲个章。

“周六吧,周六咱们再碰面,我是全款,不用走银行按揭。”

方经理提醒,“周六,房管局可能……不上班。”

“那就下周一。”

“好。”

……

……

就在昨晚遇见何雅婷的地方,温晓光和李科阳坐了下来,小哥好像记得温晓光,毕竟长的有辨识度,一个挺阳光的小伙子,笑起来牙齿很白。

“房子租好了”

“差不多了。”温晓光和他笑着说。

“有需要叫我。”

“好。”

李科阳解开西装扣子,让自己舒服点,“怎么,你到这边来租房子了”

“不是租房,是买房。”温晓光抿了一口咖啡简单一说。

“买房”李科阳有些意外,“你这么年轻,要背这么大的经济压力”

在他看来,优客即使成功,但不至于那么成功让他在半年赚到那么多,所以买,大概率也是首付。

“李总,你放心吧,公司的资金和我自己的钱分的清楚呢,我不会拿融资来的钱给自己买房或者付房贷。”

“这个我相信你。”李科阳现在不会做出或者说出,容易与这个会下金蛋的鸡产生不信任感的事儿来。

况且,田若冰也不是好糊弄的人,就是公司内部的人也会反对他。

这样的行为很业余。

温晓光也不必逢人就说自己有多少钱存款,那根二比卵子一样。

昨晚卖唱的小哥还在,这次唱的是《海阔天空》,粤语不是很标准,但情绪很丰满。

“这个城市满是流浪的人,我以前也是,压力大就大一些吧,总比没有归属感要强。李总一开始呢”

李科阳有意与他培养私人感情,所以并不拒绝这个话题,“……当然也是。我是煤矿上出生的人,我的母亲从小在煤山捡煤渣把我养大的。”

“煤渣”

“你可能没见过,”李科阳给他解释说:“有的煤山里面会有不完全燃烧,通俗的说就是整座山其实是在烧着的,而不完全燃烧后会产生煤渣,挖煤的人不要这些。但因为燃烧不完全所以煤渣其实里面还是有用的,上山捡回来之后可以自家烧,也可以卖钱。”

“我老记得我们家那边有一条运煤的铁路经过,你知道火车一抖一抖的其实会掉下一些煤块,我和我两个小妹妹小时候都去捡,每天都捡,捡完了就去卖,每次都是一身黑回来。所谓靠山吃山就是这个意思,我母亲是文盲,也没什么技能,就每天一大早去山上捡煤渣,捡到很晚才回来。”

这些细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哪能讲的那么动人。温晓光的心有些揪起来。

“你别这个表情,我母亲身体好着呢,因为山上在烧很热,她从早到晚的劳作,至今为止关节一点问题都没有。”

温晓光听到这个又觉得稍稍缓了一口气。

“……谢谢你跟我讲这些,是个关于普通人的普通故事,但是是好故事。”

“我也挺想亲眼见证你的故事。”

温晓光其实是感激他的,在商言商不假,但李科阳确实帮助了他不少,所谓引路人或者贵人之类的身份,其实都可以给他。

“……这一次,你准备追投多少”

“5%。”

……